为加快推进全省口袋公园建设管理工作,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口袋公园建设管理质量水平,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了《山东省口袋公园建设技术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。现就有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编制背景
口袋公园是面积在400—10000平方米之间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,具有选址灵活、简洁实用、环境友好等特点,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亲近自然、休闲游憩、运动健身等需求,可以有效改善公园绿地分布的均衡性。近年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口袋公园建设工作,我省也将其作为完善公园体系的重要内容系统推进。目前,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技术指引,对口袋公园建设管理进行全流程指导,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口袋公园建设管理水平。
二、主要内容
《指引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、总体布局、设计营造、建设施工、维护管理等五个部分。
(一)总则。明确编制目的、概念定义、基本原则等内容。
(二)总体布局。明确口袋公园规划布局基本要求、场地选址要求、口袋公园的规模及分类、功能设置要求等内容。
(三)设计营造。从口袋公园的总体设计、竖向设计、园路设计、活动场地设计、植物设计、设施设计、给排水及电气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口袋公园的具体设计要求。
(四)建设施工。明确口袋公园工程施工基本要求、施工准备工作、各项施工内容要求、工程验收要求等内容。
(五)维护管理。明确口袋公园运行管理、管养维护等具体内容。
三、编制特点
(一)系统融合先进理念。充分融入了城市更新、海绵城市、科学绿化、适老化、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建设等最新城市建设理念,用以指导全省口袋公园建设管理。
(二)完善全流程工程管理。明确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、管理等各个建设环节的技术标准要求,重点聚焦口袋公园设计营造、建设实施、使用维护、智慧管理、公众参与等方面,突出对口袋公园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指导。
(三)细化完善功能分类。立足山东省实际情况,充分吸纳《口袋公园建设指南(试行)》要求,创新将口袋公园分为居住型、交通型和公共服务型共3种类型,对场地、功能、设施等要求深化细化,确保实用性及可操作性。